土豆阅读 > 历史小说 > 大清要完 > 第973章 天国兴废,就在土澳!
  天历三十五年八月,天京城的秋意渐浓,总理府作战指挥中心内却是一片肃杀。

  罗耀国站在巨大的沙盘台前,手中的指挥棒轻轻敲打着“土澳”的位置,目光扫过围坐的众人——兵部尚书石达开、总参谋长朱八、海军部尚书王琰、海军参谋长丁汝昌、军备部尚书徐寿、户部尚书翁同龢……这些太平天国的核心人物,此刻都紧锁眉头,等待他的决断。

  “翁尚书,先说说钱粮。”罗耀国开口,声音沉稳。

  翁同龢站起身,瘦削的脸上带着疲惫,但眼神依旧锐利。他翻开账册,声音低沉:

  “总理,天历三十五年,我太平天国粗钢产量预计1300万吨,煤炭6亿吨,电力100亿度,造船吨位150万吨……但财政赤字已超预期,通胀率攀升至5.2%。”

  他顿了顿,继续道:“跨太平洋运输线受北约破交舰袭扰,美利坚帝国和印加天国的粮食、鸟粪输入量锐减,粮价上涨,民间怨声渐起。若战争再持续三年半,通胀恐将飙升至7%-10%。”

  室内一片沉寂。

  罗耀国却笑了,笑容里带着一丝冷意:“我们难,敌人更难!”

  他猛地一挥手,指向沙盘上的欧洲和美洲:“美利坚合众国通胀已超20%,青壮年尽数从军,工厂农田无人劳作,经济几近崩溃!英国本土不过四千万人,却要同时支援美东、红色法兰西,还要在太平洋上和我们死磕,早已力不从心!”

  “至于红色法兰西?”他冷笑一声,“上半年丢了里尔,夏季又失色当,南锡岌岌可危!南锡一破,巴黎便无险可守!英国佬再不下场,法兰西就要亡国了!到时候德国一统西欧、中欧,随时能强渡英吉利海峡!”

  “俄罗斯帝国?”他摇头,“被德国和土耳其封锁,摩尔曼斯克航线虽通,但英国自顾不暇,俄罗斯在罗马尼亚、土耳其海峡接连惨败,如今在波兰和小亚细亚半岛上苦苦支撑,每日消耗如山,早晚油尽灯枯!”

  他猛地将指挥棒重重敲在“土澳”上,声音陡然提高:“诸位!英国四处分兵,能投入土澳的兵力已捉襟见肘!而我们,却可倾举国之力,一举拿下这块700余万平方公里的沃土!”

  “天国兴废,尽在澳土!”他环视众人,一字一顿道,“我要求各部门全力保障登陆作战,务必在天历三十五年底前展开!天历三十六年,我太平天国,必须取得决定性胜利!”

  伦敦的阴云笼罩着唐宁街10号,战时内阁会议的气氛比天气更加沉重。

  帝国总参谋长剑桥公爵乔治亲王猛地一拍桌子,震得茶杯叮当作响。他指着摊开的地图,声音沙哑:“我们陷入大麻烦了!”

  “夏威夷打成了烂仗!瓦胡岛攻不下,珍珠港封不死,太平天国的装甲巡洋舰像幽灵一样进进出出,我们的舰队被死死牵制!”

  “尼加拉瓜运河战线更是绞肉机!布伦卡丢了,太平天国和美利坚帝国已在运河西岸站稳脚跟,而我们和美利坚合众国却不得不继续往里填人!每天都有几百人死在子弹、炮弹和热带病手里!”

  “还有该死的墨西哥!”他咬牙切齿,“90%的墨西哥人都是美利坚帝国的拥趸,只有10%支持美利坚合众国!除了墨西哥城和几座沿海城市,到处都是游击队和所谓美洲人自由军的根据地!”

  “欧洲呢?”他冷笑,“红色法兰西快撑不住了!南锡一丢,巴黎危在旦夕!俄罗斯帝国在波兰和巴尔干半岛上节节败退,在小亚细亚半岛上也掉进了泥潭……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!”

  第一海军大臣阿瑟·胡德缓缓起身,声音低沉而坚定:“首相,海军认为,必须改变战略。”

  格莱斯顿抬眼看他:“怎么改?”

  “从夏威夷撤军。”胡德斩钉截铁。

  “然后呢?”

  “然后在澳大利亚,和太平天国打一场决战!”

  格莱斯顿眉头紧锁:“在澳大利亚?我们能赢吗?”

  胡德目光如刀:“可能性很大!”

  他走到地图前,手指重重戳在澳大利亚:“太平天国的下一步主攻方向必然是这里——这是明牌!而1885-1886年,我们仍有一战之力!”

  “我们的‘无畏’级战列舰、‘无敌’级战列巡洋舰已大量服役,加上‘邓肯’级、‘威严’级、‘君权’级,甚至可能有一到两艘装备13.5英寸主炮的‘猎户座’级超级战列舰参战!”

  他深吸一口气,声音凝重:“但1886年是最后的时间窗口!到了1887年,太平天国必将拥有装备350毫米主炮、标准排水量超24000吨的超级战列舰……届时,我们将彻底丧失在太平洋上对抗太平天国的可能!”

  会议室内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。

  格莱斯顿沉默片刻,缓缓问道:“海军有把握吗?计划呢?”

  胡德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笑意:“首相,海军已有计划——我们先将澳大利亚大舰队隐藏起来。”

  “隐藏?”格莱斯顿一愣。

  “对,隐藏!”胡德目光如炬,“等太平天国开始登陆,我们再突然杀出,逼迫他们在最不利的时机决战!”

  布哈拉城外,小站校场。

  烈日炙烤着干燥的戈壁,热浪扭曲了远处的山影。两万大军列阵如山,旌旗猎猎,枪炮如林。袁世凯袁达头骑在一匹纯黑的阿拉伯战马上,缓缓检阅这支由他一手打造的“援俄远征军”。

 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支精锐——这支“援俄军”可是他精心打造的精锐!

  所部包括大唐新军第一步兵旅、第一骑兵旅、第一骑炮兵团和大唐番军第一骑兵师!

  其中大唐新军第一步兵旅清一色的伯丹2型步枪,兵士都是中亚的“汉二代”,都穿着俄式军服,打着绑腿,背着行囊,在中亚的风沙当中站得笔直,远远一瞅,他们的队列就跟刀砍斧剁似的,个顶个都是精兵啊!

  大唐新军第一骑兵旅是照着俄罗斯的哥萨克骑兵练出来的,马刀雪亮,马枪斜背,骑手们大多是“汉番混血”,高大精壮,个个眼神锐利如鹰隼,随时准备撕裂敌阵。

  除了“汉军”、“汉番混血”之外,袁世凯的新军中还有一个师的“番军”,兵丁都是从大唐治下的游牧部落招募来的,突厥裔和蒙古裔的战士都穿着俄式的军服,配备了新式卡宾枪,既有游牧民族的彪悍,又有近代化训练的纪律性。

  大唐朝廷和他们的俄罗斯后台还为这支“援俄军”配备了一个团,足足36门俄制76毫米速射炮,全由骡马拖曳,炮手们精神抖擞,显然已熟练掌握这种轻便而致命的武器。

  看着自家的精锐,袁世凯嘴角微微上扬,心中豪情激荡。

  “立正——!”

  传令官一声高喝,全军肃立,枪刺如林,寒光凛冽。

  袁世凯猛地一勒马缰,战马人立而起,他高举镀金指挥刀,声如洪钟:“弟兄们!俄皇有难,奥斯曼勾结德意志,封锁黑海,断我友邦之外贸通道!今日我大唐健儿奉旨西征,借道波斯,直捣奥斯曼腹地!此战,当扬我大唐军威于万里之外!”

  “大唐万胜!万胜!万胜!”

  两万将士齐声怒吼,声震云霄,连戈壁上的沙尘都为之震颤。

  袁世凯满意地点头,转头对身旁的参谋长田中玉低声道:“传令,明日拂晓开拔,目标——波斯国阿斯塔拉巴德。”

  回到小站大营,袁世凯独自站在沙盘前,目光死死盯着波斯腹地——德黑兰。

  “借道援俄?呵……”

  他冷笑一声,手指重重敲在沙盘上的波斯首都,对身边的心腹段祺瑞、曹锟、吴鼎元、王占元、田中玉等人道:

  “太平天国和大英帝国在太平洋上杀得难解难分,俄国人在欧洲自顾不暇,奥斯曼被德国人当枪使……现在,谁还能管得了我们?”

  他的眼神渐渐炽热。

  “卡扎尔王朝腐朽不堪,波斯贵族内斗不休,军队孱弱,正是我大唐开疆拓土的天赐良机!”

  他缓缓攥紧拳头,望着一票心腹。

  “若能一举控制波斯,我大唐的疆域将横跨中亚、波斯,甚至染指美索不达米亚!到那时,我等的姓名,将永载史册!”

  波斯边境,阿斯塔拉巴德外三十里。

  一队波斯卡扎尔王朝的骑兵惊慌失措地冲进营地,为首的军官滚鞍下马,踉跄着跑到总督阿米尔·尼扎姆面前:

  “大人!大唐……大唐的军队已越过边境,前锋距此不足二十里!”

  阿米尔·尼扎姆——这位波斯最精锐的“波斯哥萨克旅”统帅——脸色阴沉地站起身。

  他早已收到沙皇和德黑兰的双重密令:对这支“借道”的唐军,不得阻拦,但需“严密监视”。

  可眼前的军报让他心中警铃大作。

  “两万人……全副武装,直奔阿斯塔拉巴德而来?”

  他咬牙沉默片刻,终于下令:

  “传令各部,让开大路!”

  随即,他低声对副官道:

  “速派快马去德黑兰,告诉陛下……就说——”

  他深吸一口气,眼中闪过一丝恐惧。

  “狼来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