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愿意。”
陈迹一口回绝离阳公主,干脆利落。
离阳公主诧异看向陈迹:“陈大人,那可是军情司司主。军情司在南朝肆意妄为,你身为南朝人,难道不想将其碎尸万段?”
陈迹目不斜视:“在下势单力薄,没那个本事。”
离阳公主万般不解。
以军情司司主作饵,按情理,宁朝忠臣没有不咬钩的道理。她此时反而有些看不透陈迹了,若陈迹不是忠臣,崇礼关外拼命做什么?若陈迹是忠臣,怎么会听到军情司司主的线索都不动心?
长长的仪仗队伍穿过大明门,羽林军分成两列,策马护送离阳公主。沿路两旁的屋顶上,还有密谋手持弓弩踩着屋脊跟随,守备森严。
队伍最中心,离阳公主尚且不甘心。
她眼珠子转了转,温声道:“陈大人难道不想要这泼天的功劳吗?若能抓住他,你这武襄县男说不定就变成武襄侯了,据本宫所知,宁朝公爷、侯爷才能世袭罔替。”
陈迹掸了掸身上的红衣官袍:“不巧,在下这小小武襄县男,也是世袭罔替。”
离阳公主微微一怔。
陈迹看了一眼前面的羽林军背影,慢条斯理道:“其实殿下没有那么怕死,非要唤在下过来护送,还支开了身边的人,就是为了与在下说这件事吧……不得不说,殿下确实是一位合格的野心家,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剪除政敌羽翼的机会。但殿下还是找密谋司吧,想来他们对此事更感兴趣。”
离阳公主沉默不语。
陈迹笑了笑:“怎么,殿下担心与其他人合作,自己出卖军情司的事情会传回景朝,被人按上通敌叛国的名声?到时候,只怕又要被软禁起来了。”
离阳公主被戳穿心思,笑了起来:“本宫是信任陈大人的为人,才敢与陈大人商议此事的。换了旁人来,本宫还真不敢将把柄交出去。”
陈迹知道,实则是自己知道离阳公主毒杀三皇子之秘,离阳公主亦知道自己修行剑种门径之秘,两人已是最坚实的盟友,不差这一桩秘辛。
可他对军情司司主不感兴趣,他只需要抓到司曹丁即可,至于军情司司主……何必再节外生枝?
知道的越多,麻烦事也就越多,若司主那么好抓,密谋司十二生肖不早就抓到了吗。
此时,仪仗队伍走进承天门,离阳公主话锋一转,低声说道:“其实本宫也不知军情司司主到底是谁,但本宫知道一条线索:十二年前,虎贲军大统领陆耳的母亲病重,陆耳无召秘密回京,却被元城抓了个正着。元城给其扣了一个犯上作乱的罪名,将其株连三族,杀其满门二百四十六口人。期间,陆谨偷偷将陆耳遗孤送来南朝隐姓埋名,当中还有副统领的女儿,两人如今年岁应该都不大。”
陈迹没好气道:“在下不想知道,殿下便要硬塞给在下?”
离阳公主微微一笑,继续说道:“先前陆谨下野也是因为此事。三年前,姜家捉住了当年护送遗孤的死士,审讯数月,死士才将陆谨供了出来,并供出陆耳遗孤手肘处有一块梅花胎记,副统领遗孤背后有一处箭疤。死士将遗孤送去扬州之后交由军情司司主照看,而后折返回景朝在陆谨身边效力……如今,只要能找到这两名遗孤,或许就能找到司主。”
午门就在眼前,门前已立着上百名解烦卫。
陈迹低声说道:“原来你也不知道司主是谁,单凭这些线索找人难如登天,殿下还是熄了心思吧。”
离阳公主认真道:“陈大人,想要隐姓埋名也得弄到合适的户籍与路引才行,两个孩子不可能孤苦无依的活在这世上,也不可能凭空冒出来。他们得有父母、有亲族,如何让身边的人不起疑也是个大难题,想要藏下这两人,要做太多太多事情了……陈大人,这天下没有真正的秘密,只有还没被发现的秘密。”
说完,她又补充道:“陆耳遗孤绝不会籍籍无名,军情司司主一定会对其悉心培养,不用去市井里慢慢找,他们一定就在宁朝朝野中……本宫说这些没有逼迫陈大人的意思,万一用上了呢?”
说到此处,仪仗队伍终于抵达午门,两人同时闭口不言。
鸿胪寺卿胡玄祯立于门前,捋着自己花白的胡子慢悠悠说道:“离阳公主殿下,按礼制,你本该手持国书,于午门交接。可事急从权,又念及景朝不重礼数,便免了。”
离阳公主微笑道:“这位老大人应该知道中间出了何事,何必专门守在此处挖苦讥讽,平白失了南朝风度。”
胡玄祯自顾自继续说道:“另外,按礼制,他国使臣面见我朝陛下亦要称臣子。公主殿下便不可再自称‘本宫’了,要称‘臣女’才是,入皇极殿后,亦要对陛下行跪拜大礼。”
离阳公主摇摇头:“本宫非宁朝臣子,怎可称臣,怎可跪拜?其余皆可退让,唯独此事不可,若大人执意如此,那本宫只好返回景朝了。”
胡玄祯也不动怒,老神在在道:“景朝此次乃是主动求和,若公主殿下想回,今日便可回去了。”
谁也没想到,仪仗队伍竟在午门僵持住了。
若以往使臣来朝,按礼制确实是称臣的,彼此皆是。
可这一次来的偏偏是位公主,是皇室血脉,谁也不知道她来了该如何自称,称本宫对宁帝不敬,称臣女堕了景朝皇室威严。
离阳公主便是再如何想换回元城,也不能折了国朝威严,不然回景朝便要受万人唾骂。而胡玄祯秉持礼制,谁也挑不出什么错来。
齐斟酌翻身下马来到陈迹身旁,小声嘀咕道:“这是文官们在故意刁难,想破坏此次两国和谈。你说他们脑子怎么长的呢,竟还能琢磨出这种小事来卡脖子。”
陈迹平静道:“因为他们每天都在琢磨这些事,也只琢磨这些事。”
午门外安静下来,离阳公主不避不让,鸿胪寺卿也不急不躁,仿佛要一直等到太阳落山。
然而就在此时,白龙从午门中走出来:“钦天监监正胡钧焰入宫,称昨夜北斗星显,有天官赐福、地官赦罪、水官解厄之象,正是养气清修的好日子,可延年益寿,得星君庇佑。陛下今日要在仁寿宫闭关修道,不便理政,由太子于钟粹宫接见景朝离阳公主,商谈国事。”
陈迹心中一动,也不知这是谁想的法子,以太子接见公主,竟将文官的刁难尽数化解。而且,就算真要放回元城,也是由太子来背这个骂名,轮到宁帝头上。
还没等鸿胪寺卿想出对策,白龙已侧身后退一步,这一步,竟硬生生用后背挤开鸿胪寺卿的身子,让出进入午门的路。
鸿胪寺卿在午门外被挤得一个踉跄,若不是鸿胪寺丞上前扶住,险些摔倒在地。
他站稳了身子,气得胡须颤抖:“阉党误国!阉党误国!”
白龙却没理会他的骂声,对离阳公主伸手示意:“殿下,请。”
“多谢白龙大人,”离阳公主笑意盈盈的走进午门,往东六宫去了。
陈迹跟在两人身后,仪仗队伍一路浩浩荡荡穿过红墙金瓦的宫道,也不知从何时开始,他竟成了这紫禁城的常客。
路过解烦楼时,他下意识抬头看向顶层的某扇窗户。木窗紧闭,但他仿佛能隔着窗户看见有人坐在里面正提笔写着文书。
待到钟粹宫门前,白龙回头看向陈迹:“武襄县男并非仪仗,且在钟粹宫外候着吧。”
离阳公主还想要喊上陈迹,却见白龙转过头直勾勾的盯着她:“殿下放心,有本座在,没人敢伤你的。”
离阳公主迟疑片刻,最终展颜一笑:“好。”
陈迹站在钟粹宫门外心有所感,回身望去,正看见白鲤郡主站在对面景阳宫的宫道上遥遥望来。
这竟然又是白龙为他们二人相见创造的机会。
白龙到底是谁?
《青山》-作者:会说话的肘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