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城区沿江中路19号,市政府所在地。
常务副黎义涌吃完早餐来到办公室,他上午日程排的很满。
九点半听取财政局的工作汇报,十点半要参加一个招商引资专题会,届时他需要亲自阐述河源的发展优势与政策机遇。
趁着汇报开始前尚有片刻闲暇,黎义涌端起秘书泡好的英德红茶,品着苦涩的醇
香,习惯性翻起了报纸。这种级别的领导,从来不会看本地报纸,一般都是省级的《羊城晚报》和《南方
都市报》。
不过翻着翻着,黎常务突然皱起了眉头。
因为《羊城晚报》上面有这样一个加粗的标题:《营商环境之殇:省城企业家为何在家乡投资寸步难行?》
文章内容里,好像不时闪烁着“河源”与“东源”这两个字眼。
黎常务脸上的闲适瞬间消失不见,他放下茶杯,将报纸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摊平,逐字逐句读了起来,脸色也愈发严肃。
这篇文章不知道是谁写的,水平相当高,既给了河源一颗大枣,但又转瞬扇了东源一巴掌。
前面几段话是这样:
“地处粤北山区的河源,素有青山绿湖之美誉。”
“近年来,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,这座生态名城正在焕发新的生机。万绿湖碧
波荡漾,迎接四方游客;高新区厂房林立,见证产业升级的坚实步伐。”“从生态河源到现代河源,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,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高,我
们不难看到,一个地级市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。”“这份亮眼的成绩单,正是市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最佳证明。”
……
说真的,看到这里黎常务都想给《羊城晚报》打个感谢电话,谢谢表扬我们的工作成绩。
但是很快,下面笔锋一转。
“然而,当目光下移至东源县,一幅截然不同的图景却令人心惊。”
“据本报调查,溯回科技创始人、省政协委员陈着打算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,已初步选定项目、看好地块,却因地方势力的介入与威胁,最终导致投资计划被迫天
折。”
“期间为化解僵局,陈委员甚至亲自前往对方家里洽谈,结果无功而返。此后事
态迅速升级,对方不仅派人秘密监视陈委员在东源的一举一动,更对其家人发出死亡威胁,甚至出现半夜上门骚扰的恶性行为,严重危及陈委员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。”
“据悉,当地民众此前曾多次举报该团伙势力,均被有关部门以证据不足或经济
纠纷等理由敷衍了事。”
“面对家乡如此营商环境,陈委员痛心疾首地表示,如果正当投资都寸步难行,企业不得不为员工和家人的安全考虑,撤离这里了。”
黎常务看了这后面的报道,心都凉了半截。
但也有一丝庆幸,前面的那些褒奖,好像是特意把“市里”摘出来,然后集中火力对付东源县。
这手法,既像是提醒,又像是警告。
黎常务这个级别自然知道溯回和陈着,柚米手机发布以后,他应酬时就听过溯回和“易家”的关系。
甚至还有小道消息,溯回和“燕家”同样关系匪浅。
“所以,陈总还是我们河源人?”
黎常务其实也有点奇怪。
对于这种年轻企业家,既然有心返乡投资,完全可以直接来市里。
市政府必定奉为上宾,全力保障,东源那边除了万绿湖一汪清水,相关配套设置都没有齐全。
黎常务也不是怀疑陈着的投资动机,只是在整件事里有点奇怪,正暗自思忖的时
候,桌上的电话骤然响起。市府秘书长在听筒里的语气凝重:“黎常务,晓华市长请您立即过来一趟。”
钟晓华是市政府的一把手。
黎义涌心知肚明所为何事,他来到钟晓华的办公室后,发现这位顶头上司脸色铁青,太阳穴上的青筋都在微微跳动。
“有这么严重吗?”
黎义涌觉得,虽然这样的情况非常被动,一个省政协委员带资回乡,居然被地头蛇逼得要撤资,但也没有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吧。
当务之急,可以分为三步处理:
第一,市政府亲自联系溯回陈总,代表市委市政府表达歉意,表明我们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不变;
第二,责令东源县领导立刻查清事实,对于涉及的黑恶势力一律从严处置。第三,给予陈总投资上更大力度的优惠,务必让他感受到家乡的诚意与温度,重
拾投资信心。
黎常务正要把自己的腹案说出去,无意中瞥到晓华市长桌前的报纸,怎么好像和自己不一样?
他站起身,把那份报纸轻轻拿过来。
确实不一样,不是《羊城晚报》,而是……《参考消息》。
“为什么?”
黎义涌突然有点头晕,他很清楚这两份报道性质上的区别。
《参考消息》的出现,往往代表着事件已从“小风波”,演变成了需要被审视的“样本个例”了。
这一版也有个加粗标题:
《瑕亦掩瑜!点评〈营商环境之殇:省城企业家为何在家乡投资寸步难行?〉》文章将《羊城晚报》报道的事件进行转述和梳理,但结尾处的一段评语却格外刺
眼:
“一颗真心返乡,却遭遇冰冷刀锋。若东源不能彻底铲除这类盘踞地方的痼疾,即便市级蓝图描绘得再宏伟,也终将在基层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彻底搁浅!“
“完了!”
看到这种措辞,黎义涌心里一突突,刚才那“三步走”已经不适用了。其实现在更能体现出来,文章前半截对市里工作的认可和嘉奖,不然非得一起倒
霉。
这时,晓华市长阴沉着脸说道:“建华书记正在省里开会,开到一半发改委李主任突然询问,河源那边怎么回事?建华书记了解情况后,要求
“即刻成立专项调查组,今天就进驻东源!”
“我亲自任组长,纪律委员会的远航书记任副组长,你也任副组长。”
“24小时内对报道中反映的问题查清事实,对涉案人员,不论涉及哪一级,都要一查到底!”
“好!”
黎义涌听完安排,面色也庄重起来,因为连省里领导都在盯着。只是以这个专项组的规格,恐怕东源要迎来一场彻底的人事洗牌了。
此时的东源县城,已是山雨欲来的气息,街头巷尾,巡逻警车的蓝红警灯无声闪
烁,偶尔还有灰白色的考斯特大巴在小城里乱窜。执勤警察神色肃穆,步伐急促,偶尔交头接耳的低声讨论,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压迫感。
“侍作康是吗?”
“对。”
“跟我们走一趟。”
“哎……“
侍作康是警务人员,他最懂法,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的。
万绿湖边的小院里,陈着早上起来吃完饭,接了几个电话后对外婆喊道:“家里有没有仙湖茶了?”
“仙湖茶”是河源的特产之一,山里的人都会炒一点。
“有是有,但是上午喝茶不好。”
外婆打算去地里,摘一点新鲜蔬菜让外孙带回广州。
“有几个客人要过来,我得请他们喝。”
陈着笑着说道。
“你在东源还有同学啊?”
大舅毛志远在旁边打趣的问道。
“不是同学,我也是第一次见。”
陈着摇摇头。
正说着的时候,小院子里外面传来几道急促刹车的声音。
大舅抬头看过去,当先走过来一名中年人,身后还跟着一群身穿夹克衫模样的领
导。
“陈总,对不起,我们工作有疏忽,让你在东源受惊了
中年人说话间,目光直接锁定陈着,一边快步上去握手,嘴里一边道歉。
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
大舅很是纳闷。
这群人大早上是吃菌子了吗?
可是也不对啊,大舅毛志远逐渐瞪大眼睛。
这个和抢着自家外甥握手的,怎么好像是我们县的书记?
……
(今晚没了,这两章其实质量都可以,晚安大家。)
《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》-作者:柳暗花又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