乱七八糟的10天时间很快过去,杨蜜只感觉好像做梦一样。
每一天,《少你》都有至少3场放映,在不同的时间,使用不同的影厅。
每一场,都会爆满。
每一次,当她去到现场,便会有影迷惊喜地冲她招呼:“mi,你演得真好!”
当然,更多的招呼声是“bitch”。
但那不重要,重要的是她也成名了。
小有名气也是名气,国内女演员有几个人能够在戛纳得到如此展示?
果然,跟着哥哥拍戏实在太幸福了~~~
从CCTV6到法新社,小蜜也算是过足了被采访的瘾,见识到了真正的大场面,甚至还穿上了人生中的第一条LV高定礼服。
闭幕式在即,LV一个字都不问,只是默默地赞助了全剧组的礼服。
开玩笑,谁都有可能缺席闭幕式,唯独《少你》不可能缺席。
从场刊到民间,舆论普遍认为《少你》能够拿到至少两项大奖——呼声最高的是最佳女演员,其次是银棕榈【评审团大奖】。
金棕榈、最佳导演、最佳男演员各自有不同的压力,《少你》肯定入围了最终遴选,但是,戛纳不像奥斯卡那样允许一片独大,所以评审团一定会有所取舍。
如果你问方星河最想拿什么奖,那必须是金棕榈,即最佳影片。
为此,LV和卡地亚旗下的媒体几乎卖了命一样在宣传上发力——大爹想要一个新鲜玩具,买不起,那还不赶紧吆喝两声?
因此,市面上所有的负面评价,都有专门的言论进行对冲。
艺术性不足?
LV艺术总监:“同那些沉闷的、枯燥的、令人昏昏欲睡的真正艺术片相比,《少你》的问题不是不够艺术,而是在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结合方面走出了太远,以至于让你们狂妄到以为有资格点评这样一部伟大的影片……”
叙事手法太传统?
法国国家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院长:“如今我们的很多电影人在所谓创新的邪路上越走越偏,他们津津乐道的讨论着美学勇气和形式创新,却忘记了所有一切的前提和根源——。
一个好的电影人,必须要将叙事的基础打牢,必须首先成为一个传统叙事方面的大师,才能在这样的基础上去谈创新。
一个讲不好故事的导演的所谓创新,完全是哗众取宠!
所以,创新是极少部分大师的特权。
那么要如何成为这样的大师?
扎扎实实地拍出一部工整而又经典的叙事片,类似于《Betterdays》。
恕我直言,Starriver远比你们在电影大师之路上走得更远……”
结局太积极太正面不够真实?
英国反校园霸凌协会主席:“是的,我们有确切的数字表明,在所有校园霸凌类事件中,只有不到15%的受害者得到了来自家庭、校园、社会的妥善处理和有效关怀。
剩下的绝大多数,都被淹没在某些影评人口中的幽暗绝望中。
但是,对于这种真实,我的态度永远都是——这正是我们需要努力去改正的地方,而不是外部媒体应该去大力渲染的东西。
《Betterdays》的立意简直好极了,我的意思是,救赎,这种积极正面的思想好极了!
现实的残酷我们会在报告里体现,并且督促政府和教育界去努力改正,影视作品完全不需要跟我们进行重复工作,不需要!
影视作品最大的价值在于传递希望,而不是为了真实而真实,为了黑暗而黑暗……”
因为《少你》,整个欧洲艺术界吵成一团。
其实这并不是《少你》的影响力真有那么大,而是你方哥的影响力到了那个级别。
拍了部青春片,欧洲文学界都有大师下场点评,夸不夸张就完了。
如此闲得蛋疼的大师叫做赫塔·米勒,德国作家,以其独特的诗意语言和对极权主义的批判著称,一直被视为必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欧洲重要文学力量。
她在报纸上公开力挺方星河。
“首先,我最关注的Starriver,身份是一位作家。
在身为作家时,他以不落窠臼的叙事结构和狂放华丽的行文著称,常常向严肃传统发起激烈挑战。
而在拍摄人生第一部电影时,身为导演的starriver却又回归传统,以最规整的叙事,实现了雅俗共赏这一目的。
我不认为他没有能力在电影语言层面上搞创新——水平到一定程度的作家应该懂我的意思——驾驭画面、色彩、台词、音效等多种元素进行重组,可比驾驭单一的文字进行创新要简单得多。
starriver明显在更高层次上,所以,你们不能将他的克制判定为只能规整,他只是在这样那样的重点中选择了凸显故事本身和演员的表演,仅此而已。
效果如何?不必我多说,铺天盖地的影帝影后呼声便是证明。
话又说回来,他真的是一个好离谱的作家——我一直将他归类为作家,但是照这样再拍下去,文坛大约就要把他开除了。
因为,他为电影而写的那部同名小说真的很烂。
这又是电影和小说的不同。
对着大屏幕里方和刘的那两张脸,我看得津津有味又哭又笑。
回头再翻同名小说,呸,什么狗屎!”
米勒这货也是一个狂人,他的点评高高在上,充斥着文学大师站在鄙视链顶端的优越感。
讲句大实话,普通读者和影迷其实并不感冒。
但他的作用也不在大众层面——评审团里的埃及作家艾哈迈德·马赫穆德可是他的小迷弟。
情报来自于LV的关系网,请动了米勒发言的力量则不必细究。
展映的这10天里,水军头子可是一秒都没闲着。
不会有人真以为戛纳等欧洲三大真能完全保证公平吧?
不会吧,不会吧,不会吧?
虽然戛纳的评审团不能像奥斯卡那样直接进行公关,但是争奖的门道仍然不少,方哥可不是干等着天上掉馅饼儿的性格。
但是,他能反驳所有对于《少你》的不看好,唯独反驳不了一个大热话题——
刘一菲拿表演奖的概率高于方星河。
三个原因。
第一,陈念的表演空间确实更大。
小北的爆发更多在于动作和肢体,而陈念的爆发在于情绪和灵魂。
同样的审讯戏,小北的表演必须被动,而陈念的更挥洒,没办法。
第二,方星河的票数太分散。
编剧是他,主演是他,导演仍然是他,所有的奖,他都有资格拿。
但是,不可能所有的奖都给他拿。
所以最佳原创剧本、最佳男主、最佳导演三大个人奖项,大概率只能拿一个。
拿影帝反而不如拿佳导。
这是一个幸福的烦恼。
第三,最佳男主的竞争对手更强。
本届戛纳缺乏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女性表演,可是男主里面的《乌扎克》、《神秘河》、《迷路的人》都是重量级对手。
方星河绝对贡献出了影帝级别的表演,但是能不能拿影帝,已经完全不再取决于他的表演。
闲聊时,巩俐和他开玩笑:“有没有后悔把茜茜调教得太出色了?她的最佳女演员获奖概率,正在挤压你的最佳男主……”
刘一菲和刘小丽同时转头,看向方星河。
最近几天,这个话题在媒体上炒得很热。
大部分专业声音都认为,以方星河的表演配拿一个最佳男主,但是刘一菲更配拿最佳女主。
在获奖名额有限的前提下,他们两个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内部竞争。
方星河平静摇头:“我首先是导演,其次才是演员,首要目标永远是为影片的最终效果负责。茜茜演得很好,为影片的质量突破做出了巨大贡献,她拿最佳女主,我会感到非常欣慰。”
杨小蜜忍不住撇了撇嘴。
你是她爹啊?欣慰个屁!
两个小女孩并没有成为朋友,当初在剧组里发生的一切,再怎么和解都不可能彻底翻篇。
她们俩成为了彻底的点头关系——公开场合碰到了互相点点头,非公开场合连点头都可以省掉。
而且据方星河观察,杨小蜜正在越来越强烈的敌视刘小菲,反过来,刘小菲对她则是无视。
这又是和前世截然不同的一种关系,就……挺有意思的。
“导演,你肯定能拿最佳男主!”
杨蜜甜甜开口,像个小狗腿一样。
“我每天都在为你祈祷!”
巩姐陈叔齐刷刷看过来,表情似笑非笑的,董有德急忙岔开话题。
“方总,今天是不是开始投票了?”
“嗯。”
方星河点点头,随后遥望影视宫方向,思绪驰飞。
本届戛纳总共20部入围影片,真正能够走到最终环节的只有廖廖几部。
《少你》,场刊分数3.3。
《神秘河》,场刊分数3.2。
《乌扎克》,场刊分数2.8。
《下午的五点》,场刊分数2.7。
《迷路的人》,2.6。
《大象》,2.6。
《野蛮入侵》,2.1。
再次强调,场刊分数仅仅只是媒体和大众层面的看法,不影响评审团的决策。
当然,场刊分数很高的电影,必然有其可取之处,不可能是垃圾,因此最终结果完全取决于本届评审团的口味。
而每一届评审团的整体“口味”,一般是以主席为主。
“先生们,女士们。”
评审团主席帕特里斯·谢罗轻轻敲响桌面,开启了本届戛纳获奖投票的第一轮会议。
“让我们牢记本届主题,作者电影和艺术创新。”
其余8位评委一致点头,投票开始。
最初的三个小奖没有任何波澜。
戛纳酷儿棕榈奖(一种关注单元),金摄影机奖(最佳首作),评审团奖(鼓励奖),直接一遍全过。
只有讨论金摄像机奖时,比利时漫画家艾尔吉开了句玩笑:“其实最佳首作也应该给SR的,他需不需要是一码事,别人配不配拿是另外一码事。”
姜文急忙摇头摆手:“可别,最佳首作的意义在于鼓励那些水平不高热情满满的正常新人,你把小方算进去,全世界的新人导演都会骂娘的……”
大家哈哈一笑,知道他为什么紧张,但也同意这个道理,于是话题就此略过。
接下来,是戛纳主竞赛单元的六大正式奖项。
由颁发顺序依次向后排,分别是——
最佳剧本奖、最佳女演员奖、最佳男演员奖、最佳导演奖、评审团大奖(银棕榈)、金棕榈奖(最佳影片)。
从第1个开始讨论的最佳剧本奖开始,情况变得波云诡谲。
漫画家艾尔吉、法国著名编剧让-克劳德·卡里埃尔、印度演员艾西瓦娅·雷力主将最佳剧本颁发给方星河。
而姜文则坚决不同意。
美国甜心梅格·瑞恩和法国女星卡洛·波桂持反对意见但不坚决。
美国导演史蒂文·索德伯格和埃及作家艾哈迈德·马赫穆德完全中立。
原因?
很简单,这是相对最不重要的一个奖,但不管给谁,都会分散他的最终分。
对于最佳原创剧本的推辞,恰恰等于对核心奖项的争取。
姜文据理力争:“《少你》的剧本确实很好,但不是构成《少你》经典地位的核心要素,剧本、摄影、表演、导演,方方面面都好,都拔尖,才有现在我们看到的《少你》,表彰剧本的重要性远远排在其余几项要素后面……总之,我不同意。”
姜文的坚决让这一议题暂时受阻。
克劳德试图再做努力:“你的话很有道理,但我并不是说,给了《少你》最佳剧本,就不能再表彰方和刘的表演了,事实上,这都是他们最该拿到的奖……”
好,前三个奖都给《少你》,之后的核心大奖呢?
没你们份了。
姜文根本不搭理这点小伎俩,甚至不惜自贬:“难道本届没有更具新意和结构性冲突的好剧本了吗?《少你》在剧本层面上,远远算不上顶级。”
受他影响,埃及作家艾哈迈德接了一句:“其实《野蛮入侵》的本子特别不错,只是拍得不那么……精妙。”
史蒂文·索德伯格和卡洛·波桂立即同意。
“《野蛮入侵》的剧本和女主都是顶级水平,但整体远不如其前作《美洲帝国的衰落》那样尖锐和出色。”
“同意,剧本非常漂亮。”
“那么再次投票吧。”
始终保持观察状态的帕特里斯主席轻敲桌面,主持新一轮投票。
最佳剧本奖,《少你》3票,《野蛮入侵》5票,《神秘河》1票,最终颁发给《野蛮入侵》。
“对于投票结果,大家是否仍有异议?”
主席环顾四周,所有人依次摇头。
“那么奖项锁定,结果封存。下一项,最佳女演员!”
某些评委互相对视了一眼,重新开始按照顺序,阐述个人观点。
本届的影后特别清晰,只会在《野蛮入侵》和《少你》中产生。
但是,根本没用姜文冲锋,卡洛·波桂便力主刘一菲拿奖。
“我们不可能将这一奖项颁发给除了xixi之外的任何人!当她走下水刑台,完全沉浸在念的绝望中,那一刻,她就是表演本身!”
艾西瓦娅·雷马上附和。
“是的,这是女性力量的最好呈现,不管是从实际表演效果上看,亦或者探索表演背后的动力,她都是本届当之无愧的最佳女主唯一候选人,我认为应该表彰她在这一年龄下的勇敢和热忱!”
大家均无异议,最终投票7:2,嫩仙轻取戛纳影后。
但再往后,评审们的意见就再也没有统一过。
争吵,说服,辩驳,再争吵……
闭门会议陷入了永无休止的循环。
听起来好像不该如此,但事实上,欧洲三大奖历来如此。
总之,在闭幕式正式开始之时,方星河对于结果一无所知,直到最终结果揭晓,评委们都处于严格封闭状态。
他,以及所有关心他的媒体,只知道《少你》被邀请参加闭幕式。
拿奖是肯定的,但是否符合预期,能否满足他那日益膨胀的野心,全是未知。
国民翘首以盼,全球媒体严阵以待,史上最受关注的第56届戛纳电影节颁奖典礼,即将盛大摊牌。
《Z世代艺术家》-作者:起酥面包